“您好,我在創業,可以關注我的微信,支持一下麽?”
十有八九的乘客聞言後會迅速低下頭看手機,不願再理這些掃碼地推人員。但出於好奇,再加上女孩的堅持,我猶豫了之後,便打開微信掃了掃她的二維碼。女孩舉著手機,露出一個大大的微笑,說道:‘‘太感謝了,我不會打擾您的,您放心。’’接著心滿意足地走向車廂的另一邊繼續搭訕。
女孩走後沒過幾分鍾,車廂裏又來了一個要求掃碼的女孩,她說著同樣的搭訕話術,手裏舉著同樣碩大的微信二維碼……
來北京這一年裏,在地鐵上我親眼見證著這支掃碼隊伍的日漸壯大。掃碼式的地推營銷如今也越來越像對乘客的騷擾,頗有幾年前地鐵乞討的攻勢。
這些地推掃碼人員多以女性為主,她們年紀20-30歲,外地人居多。穿著打扮跟正常乘客沒差,如果不把手機的二維碼擺在胸前,純然看不出是個推銷員。
毫無防備的陌生人的掃碼請求,與微信以“熟人社交”的設計初衷天然相悖,這導致‘‘不用了不用了’’、‘‘不太關注’’、‘‘不感興趣’’,成為地鐵掃碼人員每天最常聽到的三句話,被拒絕與被忽略也成了她們的工作常態。
掃碼到底是創的什麽業?
問題是,“掃碼支持創業”真有那麽靠譜嗎?這些明裏打著創業旗號的‘‘地鐵創業者們’’究竟是什麽來頭?
記者就曾經臥底揭秘過這個神秘地鐵掃碼組織。簡單來說,地鐵掃碼行業被一家名叫‘‘康寶萊’’的公司壟斷了,也就是說你見到的地鐵創業者掃碼之後會想方設法向你兜售康寶萊的產品。
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康寶萊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全球知名的營養和體重管理公司。
‘‘康寶萊國際公司英文名字Herbalife(英文的意思是“草本生活”),全球總部設在美國洛杉磯,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康寶萊在海外采用直銷模式銷售產品,是全球主要的直銷企業之一。’’
2005年9月全麵進入中國市場,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全國開出近百家專賣店和服務網點。2007年3月獲得國家頒發的直銷牌照。
這是康寶萊的大體介紹。看過綜藝節目《燃燒吧,卡路裏》的網友應該對它並不陌生,康寶萊在各大渠道都砸過重金打廣告,最近地鐵國貿站已經被康寶萊鋪天蓋地的廣告牌淹沒了。
掃碼之後,地推的女孩在晚上11點多通過了我的好友申請,她告訴我她是一名專業的體重管理教練,目前在北京望京開了一家營養餐店,想邀請我去線下俱樂部參加活動。
翻開她的朋友圈,時間線上密密麻麻清一色都是雞血、陽光、正能量的人生雞湯,以及各種用戶減肥成功後手裏拿著奶昔被當作勵誌楷模的低像素照片。
這款在她朋友圈出鏡率達99%的奶昔,正是康寶萊的王牌產品,它主打神奇的雙重功效:既能減肥又能增重。
至於為什麽能具有神奇的雙重功效,官方解釋是:
‘‘因為我們的奶昔含有十幾種營養素,如果你用來代餐就可以減肥,如果你在正常吃飯之餘再喝就可以增重。’’
至於產品的售價,官網售價329元/罐,一罐500克(最近還提價了+5%,變成345元)。
同是直銷賣保健品,地鐵女孩與安利不同,她絕不玩那“職業殺熟”的老套路,她除了在微信裏做了個自我介紹外,並沒有進行強勢的推銷轟炸。隻是說,如果感興趣,可以到她們俱樂部去玩,參加“奶昔品嚐會”,親自體驗奶昔的神奇效果,還會有專業營養師分享減肥健身知識。
地鐵女孩提到的‘‘線下俱樂部’’是康寶萊與時俱進的新玩法。後來我還在朝陽大悅城和其它地鐵站加過幾個地鐵創業者,她們的基本話術與第一位女孩如出一轍。
從她們的朋友圈來看,康寶萊的俱樂部文化營造了一個看似溫暖有愛的社交圈。這些線下俱樂部經常組織購買奶昔的新老用戶來玩,除了品嚐奶昔和兜售更多的產品外,還會組織一些包餃子、打羽毛球、戶外郊遊等集體社交活動(需自費)。
這些遍地開花的小社群以線下俱樂部為據點,以營養師為中心進行運營。身為小圈子的KOL,他們不僅指導用戶如何搭配三餐、調節飲食、還會作為精神鼓勵師,在你迷茫猶豫之際,對你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健身成功學理論灌 (x琯輸 (n环)。
新一輪商業洗腦:健身成功學
今年3月初,兩名地鐵掃碼女孩被男乘客辱罵推搡的視頻在網上被瘋轉,引發了網友們空前的關注。
除了通過鍵盤猛烈譴責施暴男乘客,大家也集體爆發了地鐵掃碼行為本身的厭惡。有網友發微博說,這些‘‘擾民’’的地推人員口中喊著創業,實際卻是在從事傳銷活動。
如果真如網友所言,如此正大光明的傳銷,真的可能麽?康寶萊風靡中國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獨特的直銷套路呢?
與老前輩安利洗腦的方法不同,在地鐵上瘋狂推銷掃碼的康寶萊,可沒有再大聲高喊‘‘保健品可以包治百病’’這個slogan, 畢竟那隻是中老年人們的弱點。另辟蹊徑的康寶萊瞄準了新一代年輕用戶,獨到的選擇了與時下價值觀緊密結合‘‘健身文化’’大做文章。
如今年輕人對於健身話題的追捧,就如同中老年人對養生學的狂熱。在社交媒體當道的今天,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微博,你總能看到各種通過減肥之後變得又帥又美,逆襲成功的勵誌故事。
誇張的對比圖,感人肺腑積極向上的人生格言,人們將外形的改變塑造出經曆了一次精神的洗禮,鼓吹通過減肥找到真實的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簡單來說就是‘‘健身成功學’’。在這種二元價值觀下,如果你不減肥,不鍛煉,不節食,你就是個loser。
這種被扭曲的健身成功學,讓人們追求的不再是追求健康的身體過程,而是盲目且無所不用其極的追求所謂瘦下來的結果。大家似乎忘記了,健身是通過增加日常運動,常年進行嚴格的自我管理獲得更健康的身體,而不是單純的靠幾天節食和狂喝蛋白粉做到的。
美好身材圖片風靡各個社交網絡,在一片留言和點讚的吹捧鼓舞下‘‘健身文’’化儼然扭曲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變身運動’’。
鍛煉和健康的飲食不再重要,隻要花錢買上這種健康的奶昔,自欺欺人的相信1個月瘦20斤不會反彈即可收獲人生贏家的感覺。更可怕的是,這些人還執迷不悔的給自己貼上積極向上、逆襲成功、人生贏家的標簽。
洞察到商機的康寶萊家當然會毫不留情的用它進行一輪徹底的“健身成功學”洗腦。你想要的錯覺,商家都會打包出售賣給你。那些為了減肥成功幾萬甚至十幾萬的人,我不知道你有沒有成人生贏家,但我敢肯你是一個合格的買家。
虛構的致富之路,洗腦的金字塔騙局
雖然康寶萊在玩法上將直銷鼻祖拍在了沙灘上,但本質上都是以直銷為掩護光明正大的發展下線。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赴後繼地投入康寶萊的懷抱,他們每天充滿了正能量,為了致富的夢想在虛構的路上打著雞血狂奔。
之前《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了解到,康寶萊內部有著等級鮮明的金字塔結構:
‘‘康寶萊服務提供商(開線下俱樂部的人)共分為初一級、初級、中級、高級、特級。想要成為康寶萊所授權的服務提供商,需要滿足6萬元的營銷任務,才能成為公司所備案的初一級服務提供商。’’
康寶萊這種以線下俱樂部為中心發展下線的的直銷模式不僅在中國如此,在美國本土也是一樣的玩法。可惜很少有人知道,這幾年在中國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康寶萊,早就在美國被屢屢詬病。早在2014年,康寶萊在美國就多次深陷‘‘金字塔騙局’’的指控。
所謂金字塔騙局就是:
‘‘利用高撥出比率做誘餌,單純地依靠炒做獎金製度的方式使銷售額達到幾何增長,讓少數人的收入在短期內達到天文數字,以此來騙取新人的加入,購買一大堆自己根本不需要也賣不掉的產品。’’
也就是說金字塔騙局裏麵所兜售的產品本身是不能通過正常零售獲利,隻能不斷地通過發展下線,拉新人交入會費以及內部購買產品從而獲利。
2016年初,紐約州參議員克萊恩表示曾收到56位康寶萊員工的投訴,他們因為加入了康寶萊,平均每個人損失2萬美元,其中有人慘賠了11萬美元。
去年6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經過兩年的調查後起訴了康寶萊,之後以康寶萊支付2億美元罰金和解而告終。
有意思的是,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 Edith Ramirez明確表示康寶萊符合所有金字塔騙局的標誌,但是至於能不能被稱為金字塔騙局,需要大家自己下結論。(#說話的藝術)
在美國已經劣跡斑斑的康寶萊,在中國卻大行其道。為了經濟獨立財富自由,無數的年輕人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康寶萊虛構出來的致富之旅。
我們身邊總有一兩個狂熱的直銷業朋友。前有安利,後有康寶萊,外加玫琳凱,雅芳,無限極……這麽多年了,這些直銷的邏輯漏洞如此之明顯,但為什麽廣大群眾依然識不破打著直銷名號的騙局呢?
鐵打的傳銷術,流水的財富夢
無論是成為消費者買了一大堆天價廢品,還是變身內部傳教士發展下線,這些參與直銷的人們的共性在於,一是受教育程度不高,二是經濟狀況不好。
受教育程度不高、缺少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人群,是這些直銷公司的首要目標。這些公司隻要隨便拿出一套成功學理論,就足夠攻破下線群眾的心理防線。
‘‘事情有沒有可能,就看你決心夠不夠。 ’’
‘‘不是你的能力決定了你的命運,而是你的決定,改變你的命運! ’’
‘‘沒有失敗隻有暫時停止成功。 ’’
在這些勵誌名言一輪又一輪的催眠下,直銷人員們深信,隻要不懈努力,就可以複製別人的成功,可以像他們的上線一樣,年入百萬,走上人生巔峰。
他們當然不知道這些信條的初衷,不是幫他們擺脫平庸走向成功,而是哄他們交巨額會費入夥——讓貧窮的你變得更窮,讓努力的你變得更聽話。
因為固化的階層存在一個永遠不可能被打破的天花板。金字塔騙局上層財富的來源就是哄騙底層新人買單。
金字塔最上層是統治階層,也就是洗腦源,中層是被洗腦的內部員工以及對外洗腦的傳教士,底層則是被忽悠的廣大洗腦受眾(也就是交了高昂會費或買進了大量產品的消費者)。中層與頂層之間有一個永遠不會被打破的天花板,因為這是統治階層定製的遊戲規則。
除了缺少獨立思維的人群外,另一大類易上當的人群是那些經濟狀況不佳的人們。
道理很簡單,越是在底層經濟狀況不好的人越想改變自身的現狀。當渴望變得愈加強烈時,夢想就會越不靠譜。就算荒謬如1040陽光工程(當年的經典騙局:投入7萬塊錢,2年後就會給你1040萬),還是有很多人傾家蕩產投注幾十萬去買。
說白了,這些騙局最大的特點就是:造夢。
造一個讓人深信不疑的平台,告訴生活不如意的你,“隻要在這裏努力就可以實現夢想”。造夢的流水線一日不滅,金字塔騙局就會層出不窮,總會有新的願景在向你招手,總會有錦繡前程在路口等著你。隻要你先買上幾萬塊錢的產品,你就離夢想越來越近了。
傳銷騙局裏的人造夢想就像建在空中的夢幻閣樓,夢美則美矣,但始終是黃粱一夢。虛幻的美好願景蠱惑了太多的人心,蒙蔽了太多人的視線,也刮走了太多人的財富。在這條虛構的致富路上,一批一批的傳銷人身先士卒,一代一代的後來者前赴後繼。
前一個十年安利席卷中國,後一個十年康寶萊大行其道。同一片土地,同一個夢想。隻是有的人已走出騙局幡然醒悟,有的人仍困在局中執迷不悔。
來源:PingWest 品玩 ⠯𗨯iuxinyue)